1、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
(1)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周围环境不协调,自身知、情、意不协调和人格解体等“分裂”症状为主要特征,故称为分裂症。多在青壮年起病,智能尚好。常缓慢起病。
(2)临床表现:
①前驱阶段: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阶段,症状不典型、不明显,前驱期长短不一。
主要表现:1)性格改变2)类神经症症状 易误诊为“神经衰弱”3)语言和行为的改变
②发展阶段:此阶段表现出精神分裂症最典型、最突出的精神症状。
表现:1)思维障碍 ①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有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思维贫乏等。
②思维逻辑障碍 ③思维内容障碍 ④被动体验
2)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时本病情感障碍的特征。
①情感淡漠 ②情感倒错
3)意志与行为障碍:①意志与行为障碍
②意向倒错 如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无辜伤害自己的身体。
4)其他症状:①感知觉障碍 ②紧张综合征:紧张性木僵和兴奋 ③人格解体
③后期阶段:1)症状消失2)亦可残留类似神经症的症状3)反复发作
(3)临床常见类型:
①偏执型:临床表现以妄想为主,往往伴有与妄想内容相一致的幻觉。发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期。感情淡漠较轻,人格相对完整,智能完好,一般接触较好,较少出现显著精神衰退,但幻觉、妄想症状长期保留。对抗精神药物反应较其他型好,预后较好。
②青春型:多始发于18~25岁,即青春期或成年早期,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预后较偏执性稍差,发病后易反复发作。因此药物维持治疗对预防疾病的复发时非常重要的。
③单纯型:好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为情感淡漠,思维贫乏,行为退缩,意志活动缺乏。治疗效果较差,常表现出精神衰退。
④紧张型:临床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的表现,可交替或单独出现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多在青壮年发病,起病急,病程呈发作性,可自动缓解,积极治疗效果好。
预后:④>①>②>③
⑤未分化型:I型和II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区别
内容 | I型阳性症状 | II型阳性症状 |
临床主要特征 | 妄想、幻觉、行为紊乱 | 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意志活动减退 |
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 | 良好 | 差 |
预后 | 较好 | 差 |
生物学基础 | 多巴胺功能亢进 | 脑发育缺陷 |
2、治疗与预后
①治疗: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以达到降低复发率,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药物治疗:在疾病的恢复期,尚需药物的维持治疗防止症状的复发,尽量在低剂量的药物治疗中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较低的药物副作用。首次发作的维持治疗应持续1年以上,然后逐步停药,屡次发作患者维持治疗应持续5年,甚至终身服药。
2)电抽搐治疗
3)心理社会治疗:注意不能过早过高的让患者完成高技能的工作、学习和竞争性活动,易增加复发的危险,应当鼓励其参加社会活动和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减少心理应激,维持和改善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一旦有疾病的先兆,及时采取措施。
②预后:与病因,临床特点,病程,治疗的及时性和系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1)在精神病前驱期至发病后的5年中,如能及时系统的治疗,部分患者病情通常不进一步恶化,并能使其功能基本恢复到病前水平。
2)如病程表现持续发作,反复发作等,有不同程度的残废状态。
调查显示:在第一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75%可以临床痊愈,20%可保持终身健康。预后与家庭的照顾和社会的支持密切相关。
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①日常生活护理:
1)饮食护理:保证营养供给,根据病人情况采取相应的进餐方式和方法,注意评估患者进餐后的情况,记录进食量,每周称体重一次。
2)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环境安静,防止睡眠规律导致,知道患者使用一些促进睡眠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术等。
3)个人卫生护理
②心理护理: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正确运用沟通技巧
③社会功能方面的护理: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淡化不良刺激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④特殊护理:
1)合理安置患者 妄想、症状活跃、情绪不稳等患者应该和木僵、痴呆等行为迟缓的患者分开安置,将易激惹、兴奋的患者分开。有自杀、自伤、外跑等行为者,应安置在重症病房。
2)冲动行为的处理 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患者应在护士的视线下活动。如有暴力行为,给予保护性约束。
3)妄想的护理 根据妄想的内容,有针对性的护理。如被害妄想,外出有人陪伴;有关系妄想者,语言应谨慎,避免在患者看不到却听得到的地方低耳轻语。
4)不合作患者的护理 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检查口腔,水杯。
5)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质量效果和不良反应,有异常情况与医生联系并及时处理。
⑤预防复发与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治疗中,待症状基本消失后,仍需较长时间的药物维持治疗和接受心理方面的治疗和训练。
1)教会患者和家属有关分裂症的基本知识。
2)让患者及家属知道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告诉患者服用药物应维持的年限及服用中的注意事项。
3)教育患者及家属能早期识别疾病复发的早期征兆。
4)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
4、康复技能训练
①日常生活行为的技能训练 对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要着重训练个人卫生、饮食、衣着行为,必须要坚持每日手把手地督促教育。对于社会功能损害不严重的患者,则对日常生活技能要全面训练,多加督促与引导,可采取奖惩等强化手段,增强和巩固疗效。
②学习行为的技能训练
1) 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使患者了解药物治疗对病情复发、恶化的重要性,自觉接受药物治疗和自我管理的训练,如通过训练使患者学会安全用药的技巧,每次用药前要查对标签,治疗中如发生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生并服从医生的处理意见。
2) 学习求助的技能,如在需要时能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能向医务人员正确地提出问题和要求,能有效地描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症状,及时地家庭成员和社会求助,争取扩大支持系统,促使问题解决。
学习文化知识和一般技能,在住院期间普遍地进行各类型的教育活动,如时事形势、卫生常识教育和科技知识教育等,以提高其常识水平及培养学习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