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怀疑自己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该怎么办?
大多数父母都不会忽视孩子的骨折或其他明显的身体伤害迹象。然而,当涉及到心理健康时,已有的精神疾病症状可能会被忽视数月甚至数年。
有时,这种治疗的缺失是因为父母没有识别出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警示信号。还有一些时候,父母可能会担心如果他们寻求帮助,他们的孩子会被贴上"疯子 "的标签。但是,早期干预和适当的治疗是帮助孩子的关键。如果你怀疑孩子可能患有精神疾病,请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不寻求帮助的危险
有时,父母很难承认自己怀疑孩子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但是,忽视问题并不会让它消失。事实上,如果不进行治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很可能会变得更糟。
没有适当的治疗,孩子还可能会尝试自我治疗。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寻求毒品、酒精、食物或其他不健康的习惯来帮助减轻精神痛苦。归根结底,自我治疗只会给青少年的生活增添更多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未经治疗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增加青少年自杀的风险。大多数试图自杀的青少年都患有精神疾病,如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
自杀是15-19岁人群的三大死因之一。有自杀念头的青少年在试图自杀前可能会发出一些警告信号,表明他们感到无助和绝望。如果孩子说要伤害自己或自杀,请认真对待。不要认为他们说这些话是 "为了引起注意 "或 "因为他们很生气"。将这些言论视为严重的警告信号,表明您的孩子正在痛苦地挣扎。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青春期是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时期。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与生长发育、环境和压力有关的因素。
生长发育
青春期的荷尔蒙变化和大脑发育可能会使青少年面临更高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一些研究人员用"活动部件会损坏 "来解释这一现象。这意味着,当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没有以正确的速度发育时,青少年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为心理健康问题打开了大门。
如果青少年的亲生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精神疾病,那么青少年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环境因素
环境问题也可能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濒死经历或虐待史等创伤性事件可能会增加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压力
压力是导致精神疾病的另一个因素。例如,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欺凌,或者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那么他们可能更容易出现精神健康问题。
如何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行为障碍 进食障碍 重性抑郁症 情绪障碍 恐慌症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警示信号
将精神疾病与荷尔蒙变化、青春期阶段和正常的情绪波动区分开来是一项挑战。但重要的是要监控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如果你发现他们的变化影响了日常生活,这很可能是不正常的。
睡眠习惯改变:孩子可能会抱怨失眠或放学后打盹。想整天躺在床上或想熬夜也可能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征兆。
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如果孩子放弃了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或者对与朋友相处缺乏兴趣,那么他们可能患上了精神疾病。 学习成绩发生重大变化: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会导致学习动机发生巨大变化。如果孩子对做作业失去了兴趣,或者学习成绩突然落后,这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征兆。 体重或食欲变化:不吃饭、囤积食物和体重急剧变化都可能是饮食失调的迹象。抑郁症的特征通常也是体重变化。 极端情绪化:过度愤怒、意外哭泣和高度易怒都可能是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征兆。 孤独感增加:强烈的独处欲望或过度保密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征兆。
如何与青少年谈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开始,提起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担忧可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但重要的是,要与孩子谈论您所看到的危险信号。指出你的观察结果,并邀请孩子提供意见。注意不要推断他们"疯了 "或者他们的状况是他们的错。
以下是一些参考例子,帮助您跟孩子沟通:
"我发现你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的时间变多了,也不和朋友出去玩了。我对此很担心"。
"我注意到你最近不怎么做作业。我想知道你是没心情应付学校的事 还是发生了其他什么事。"
"你比平时睡得更多。我想知道是否有什么事情困扰着你,或者你是否感觉不像平时的自己了"。
如果孩子坚持说没什么事,或者对您的建议恼火,请不要惊讶。青少年对自己出现的症状感到尴尬、羞愧、害怕或困惑并不罕见。
当提起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时,青少年也有可能感到如释重负。有时,青少年知道自己在挣扎,但不知道如何告诉别人他们的经历。通过开始对话,你就给了他们分享自己感受的机会。
帮助青少年确定可以信任的倾诉对象
对于青少年来说,可以向人倾诉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他们往往更愿意与父母以外的人倾诉。因此,除了自己与孩子交谈外,确保他们生活中有其他可以倾诉的对象。
帮助孩子确定至少三位值得信赖的成年人,他们可以谈论任何问题和疑虑。问他们"如果你有问题,但又不能跟我说,你想跟谁说?”
虽然很多青少年都乐于与他们的朋友交谈,但同龄人可能缺乏处理严重问题的智慧。因此,青少年最好也有可以依靠的长辈。家人朋友、亲戚、教练、老师、辅导员和朋友的父母都可能是他们倾诉的对象。
此时,也可以问问"你觉得找专业人士倾诉,是不是更好呢?"有时他们不太愿意要求去看心理医生,但如果你先提出建议,他们可能也会赞成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