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个让人很惊诧的新闻!
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
开学一个多月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就已人满为患。
面对儿童精神问题,我们过往的态度,总显得过分轻巧。
孩子怎么可能产生精神问题呢?
他们难道不是正处在人生最无忧无虑的阶段吗?
事实是,不仅焦虑、抑郁情绪,甚至自残、自杀念头,都愈发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容易焦虑、抑郁?
01 孩子们心理问题的原因
浏览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导致了这些孩子暂时需要停学就医。
难以适应新学习环境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许多孩子经历了从小学升入初中,或者从初中进入高中的重大转变。这涉及到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新老师和新同学的相处,以及学习难度的显著提升,这些都是对他们来说不小的挑战。
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暑假期间没有保持规律作息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感到更加困扰和不安。
这种突如其来的学习环境的变化可能使他们感到陌生和焦虑,需要适应新的学科、新的学习方法,以及与陌生同学建立联系,这一切的变化可能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内卷的大环境
孩子的精神问题过早地被卷入成人化的竞争是主要原因,功利性教育带来的压力是核心影响因素。
在教育领域,孩子的内卷通常表现为过度强调学科成绩,追求名校、高薪职业,这使得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和职业竞争。
功利主义思维影响着教育观念,追求优异成绩成为一种主流。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在和无数无形的对手赛跑。即使后来又迎来了素质教育,无非也就是换个赛道继续卷。
功绩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下,过度竞争和焦虑无限的蔓延,使孩子们感到不断的比较和竞争,而他们的心理健康往往会被忽视。
压力山大的家长们
你以为痛苦的只是孩子吗?现实往往是,家长在哭着监督孩子写作业,孩子在去精神科的路上。
孩子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家长的竞争,孩子还没感受到的压力,家长往往已经汗流浃背了。
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教育环境内卷的当下,一些家长希望孩子在新学期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会牺牲孩子很多的娱乐时间。
飞快的学习进度和毫无喘息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开始厌倦上学,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