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困难,排便过程费力、排便时间过长或虽有便意欲排不排,或便后不适,或肛门坠胀者,可判断为便秘。
01
为什么精神科患者容易便秘?
1.抗精神病药物作用:
由于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有抗胆碱能作用,会导致胃肠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而出现便秘
2.饮食因素:
食物及水分摄入量不足;菜谱相对单一,食品较精细,缺乏食物纤维
3.运动量不足
精神科住院的患者多采取封闭式管理,患者活动范围较小,活动量较低,而活动量低会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引发便秘
4.患者自身因素
精神科患者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差,忽视正常的便意,不能养成良好规律的排便习惯等。
02
长期便秘的危害
长期的便秘容易诱发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还容易出现失眠、烦躁、抑郁、焦虑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肠梗阻,诱发心脑血管突发意外,危及生命。
03
患者便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合理膳食:
告知患者进食易消化、纤维丰富的食物,多吃青菜、粗粮,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督促休养员多喝水,每天饮水2000ml—3000ml
2、加强运动:
鼓励患者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多参加文娱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劳动等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指导并督促患者每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建议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
4、合理使用通便药物:
可以选择安全性更高的通便药,如渗透性泻剂、粪便软化剂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考虑加用促动力药物
康宁医院如何帮助休养员解决便秘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康宁医院住院休养员便秘的问题,三区医护人员结合科室情况,制定了“4个一”的预防休养员便秘的小妙招:一次评估、一场科普、一些运动、一直关注。
一次评估
每位休养员入院后,评估休养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健康知识水平,休养员学习能力等。
一场科普
护士通过宣传健康讲座的形式,定期对休养员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以提高休养员对便秘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告诉休养员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缓解其紧张不安的情绪。
一些运动
1、腹部按摩法:护士协助休养员定时做腹部按摩,双手指重叠,自右下腹开始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2、护士带领并指导休养员进行腿部屈伸运动、广播体操等有氧运动,丰富住院生活。
一直关注
休养员住院期间,持续关注其病情变化,定期查体,每日主动询问休养员排便情况,并协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排便习惯等,如发现休养员烦躁不安,腹胀、腹痛及时协同医生查明原因,及时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
精神科三区的医疗护理团队从维护休养员肠胃功能的安全性开始,严守质量和安全的标杆,提升休养员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品质。有效促进了休养员的康复,为休养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