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健康常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健康常识 健康常识 健康常识

速看!抗精神类药物遇上酒,不仅影响吸收,甚至会致死

2023-09-11 13:34:00 来源: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大家都听过“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这句话。


那么为什么酒精遇上药会变得这么危险?


喝酒对服用精神科药物有什么影响?




饮酒对药效的主要影响



影响药物吸收


乙醇可以损害肠道粘膜,使其运动功能发生障碍,长期嗜酒者甚至会发生胃粘膜病变,影响食物及药物的吸收。


此外酒精会促进一些缓释片中的缓释剂溶解,使药物迅速释放而增加不良反应。



某些药物会抑制酒精代谢


导致即使饮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应,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面色潮红、头痛、出汗、低血压及心动过速等症状,称之为双硫仑样反应。


我们熟悉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部分药物就能使饮酒者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影响肝药酶代谢


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对肝药酶有双相作用,大剂量对肝药酶有抑制作用,可使肝药酶活性降低,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使药效增加或导致积蓄中毒;


而少量乙醇对肝药酶起诱导作用,使其活性增强,药物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可引起药效下降。




饮酒对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影响



镇静催眠药


乙醇可以抑制人体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与镇静催眠药物如:安定类药物结合,使药物迅速被人体吸收,增强镇静效果,使人体血压持续降低,导致其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劳拉西泮和酒精同用可以降低心功能和呼吸功能,因此喝醉酒的人不能使用劳拉西泮



抗癫痫药物


苯妥英钠为例,乙醇的酶促作用会加速苯妥英钠的代谢速率,从而引起癫痫发作加剧。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与乙醇同时在大脑中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转和思维能力。因此抑郁症患者服药后饮酒会降低自身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及反应能力,导致病情恶化。


此外,部分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乙醇结合,会造成人体血压上升,增加猝死风险。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利培酮、氟哌啶醇、阿立哌唑等往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酒精是亲脂性小分子物质,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部,二者联用,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同样产生损伤,对人体造成损伤,甚者致命。


早在2012年,酒精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了1级致癌物。小酌未必怡情,但肯定会伤身。


总之,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复杂且多样,为了取得预期的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饮酒,以及含有酒精的其他饮料。


Copyright © 2019 温岭市第五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6-86268077 备案序号:浙ICP备2020034337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8102000853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