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健康常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健康常识 健康常识 健康常识

焦虑时刻要求助亲友吗?教你1招搞定情绪表达!

2023-06-01 13:54:00

“高考结束,就彻底轻松啦!”


这句话让每个人回忆起来就痛彻心扉。因为在高考之后,大部分人的考试焦虑确实减轻了,终日围绕在身边忧心忡忡的家长和老师也都功成身退,可万万没想到,成年人的世界就此拉开序幕,没有彻底的自由,有的只是比考场更复杂的“职场”、“名利场”。

 

image.png


人际关系、职业发展、感情经营……真实、完整的成年生活没有固定的“考卷”,每个人都要不断摸索、尝试,并对或好或坏、好坏参半的反馈进行调整。这个过程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茫然和焦虑成为日常熟悉的感受。


焦虑了,该不该告诉身边人?是不是只能自己忍着?


其实,有时“示弱”才能促进关系的亲近。

成年人焦虑后,为何很难向别人求助?


在搜索框中打出“焦虑了”三个字,第一个跳出来的关联问题是:“焦虑了怎么自身调节”。学生时代,我们可以“不懂就问”,但在成年世界面对生活困难、感到困扰和焦虑时,为何很难开口求助呢?

 

焦虑是我们面对未知或挑战时的担心和紧张,不确定自己做得对不对、够不够,会不会得到好的结果,是不是可能受到伤害……大量的不确定会带来“失控感”,而“求助”意味着把这部分失控感呈现给另一个人。理论上,这个人的反应同样“不确定”:会不会觉得自己麻烦?我会被拒绝吗?他会慢慢厌烦我吗?这新一轮的“不确定”会让自己更加“失控”。

 

我们因为想要保护“关系”而不敢求助、不想示弱。可想一想,小孩受伤了会第一时间找妈妈哭泣,小猫对主人才会露出柔软的肚皮,“求助”是一种“示弱”,敢于“示弱”的背后是真切的信任和深度的亲近——求助不会毁掉关系,可以彼此依赖的关系才是真正有温度的连接。

识别自己的焦虑信号


情绪的表现有时明显、有时隐晦。情绪难以诉说出来,身体就会代为转达,可能成为“身心症状”,比如,开始失眠多梦、食欲变化(没胃口或暴饮暴食)、记性变差、丢三落四。


当你发现这些“不对劲”时,可以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担心、紧张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自己感到压力、觉得焦虑。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是求助的第一步。

 

选择感觉“安全”的求助对象


“分享失控感”是一种真诚的勇敢,真心自然要托付给真心。


选择的求助对象首先要和自己有一定的情感基础,是已经比较亲近或“有潜力进一步亲近”的关系。


对方最好是一个比较可靠、不会随便作出评价的人。比如,“刀子嘴豆腐心”可能也是关心你的表现,但处于焦虑时刻的脆弱的你,最需要的是得到情绪支持,而不是被分析和评判。

尝试“总-分-总”的表达


焦虑情绪下,人很容易语无伦次。在全然放下防备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忍不住一股脑儿地将忐忑和委屈倒给对方。面对你传递的巨大信息量,对方很难瞬间体会到你的需要,并作出恰当的安抚。这样的无措既让对方茫然和焦虑(我需要安慰他吗?他需要解决什么事情?需不需要帮助和分析),也容易被自己感知为“他不关心我,他不想安慰我,我被拒绝了”等负面感受。


因此,请采用“总-分-总”的表达方式。

 

第一个“总”,是在一开始就尽可能直接表明你要什么。比如,“我好紧张,需要你的安慰”“你陪我半天好吗,我需要放松一下”“你能想办法让我开心一下吗”这时候,对方容易找到一个具体的、可以安抚你的方法。


当双方都有了一点“掌控感”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第二步的“分”了,也就是更为详细、完整地倾诉,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以及你的复杂感受。对方可以了解焦虑的背景,形成更深地共情。


最后一个“总”,是指要感谢对方的倾听,感谢对方接纳了真实、脆弱的自己,可以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安慰方式或某一句打动你的话。


总的来说,变成孤岛不是成熟、独立的标志


敢于面对“失控”,可以“交付”焦虑,才能获得更加真实、亲近的关系,更加笃定地面对人生中无穷尽的未知。



Copyright © 2019 温岭市第五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76-86268077 备案序号:浙ICP备2020034337号-1 浙公网安备 33108102000853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